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四百六十一章大朝仪1  (第1/3页)
    第四百六十一章 大朝仪(1)    九月的最后几天,刘彻正式下诏曰:皇后之尊,与朕同休,供奉天地,抵承宗庙,母仪天下。故有莘兴殷,姜任母周,二代之隆,盖有内德。朕即位以来,长秋宫阙,中宫旷位,此朕德薄也。幸有堂邑候午女秉淑媛之懿,体山河之仪,威严昭曜,德冠宫阙,群燎所咨,敛曰宜哉,卜于著龟,卦得承乾。其册陈氏女为皇后!    正式册立陈阿娇为皇后,迎娶入宫,入主淑芳殿。    整个立后程序只用了半天就搞定了。    而在之前,刘彻的皇帝老爹立后更快速——前脚登基,后脚就册立薄氏为后。    惠帝迎娶宣平皇后,也是如此。    说起来,汉室以来,还是刘彻立后,所花的时间和程序更多更复杂。    娶了陈阿娇以后,刘彻就将这小妻子养在淑房殿中,虽然也常常去看,但却没有在淑房殿过过夜。    陈阿娇还是太小了!    错非是马上就要面临一年一度的大朝仪,还要完成登基后的首次祭拜天地祖宗宗庙,刘彻真想再拖个几年。    但没有办法,很多事情有时候其实就逼着人去做,不得不做!    东宫似乎也明白,陈阿娇还太小,所以,在这个事情上倒也没给刘彻什么? 压力,就连馆陶都没有任何意见。    这让刘彻不免松了口气。    他最怕的就是,东宫跟馆陶逼他与陈阿娇同房。    那样的局面,实在太可怕了。    立后之后,紧随而来的。就是刘彻即位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仪。    元德二年的第一天。    刚刚三更天,未央宫的北阙之下。就已经是人头攒动,车水马龙。    所有九卿各衙门六百石以上的官僚排成了整齐的几个队列。各自在各衙门长官的带领下,安静的齐聚在一起。    仅仅是这些人,就已经多达数百。    但这些往日跺跺脚就能让黔首颤抖的官僚,此刻,却如同掉进大海的一滴水珠一般渺小,平凡。    未央宫前数以百计的巨大火盘,子时之后,就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,宫墙之上。数以千记的火把,更是已经燃烧了一整夜。    明亮的火光,将整个未央宫照的有如白昼。    一辆辆富丽堂皇,奢侈到极点的马车,从长安的四面八方,在卫士家臣仆役的簇拥下,驶来北阙。    一面又一面旗帜在马车的车顶高高飘扬。    一位位食邑千户,甚至万户的列侯,施施然从马车中走下来。    今天。汉室建立以来,所有依然还存在列侯勋贵,元老大臣,不论他们的封国在哪里。不论他们人在何处,都已经来到了长安,并将于今日朝觐天子。    有人无聊。暗暗数着那些往日尊贵无比的大人物的车驾。    然后他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。    敕封越久的列侯,似乎越抱团。    像高祖功臣。几乎就是同时抵达。    平阳侯世家作为排头兵,第一个到场。然后就是丞相长平侯周亚夫,次为故丞相故安候申屠嘉,然后就是汝阴、广严、广平、清阳、北平、曲周等数十位列侯几乎是同时到场。    这充分说明了,高祖功臣们在今天已经团结在一起了。    至少,表面上是这样的。    而太宗之后的列侯勋臣,大部分都是外戚或者归义候,真正靠军功为列侯的,就少之又少了。    而这些人几乎都是三三两两,断断续续的陆续到达,与高祖功臣的后代们紧紧抱团在一起,有着天壤之分。    有心人想想,很快就释然了。    高祖功臣到了今天,除了北平侯张苍和故安候申屠嘉还在喘气外,余者早已传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第四代了。    这些贵人生于富贵之家,长于妇人之手,除却少数聊聊几人外,余者真是既不知喜,更不知悲。    除了斗鸡走狗玩女人外,就没有别的特长了。    他们若是还不紧紧抱住深的天子信任的丞相以及前丞相的大腿,那迟早要丢到封国和爵位!    这可不是什么杞人忧天!    高祖分封功臣一百余位,现在还保持封国与爵位的,只剩下了不到一半!    余者尽如大狼淘沙,被历代天子、丞相和廷尉给废为庶民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卷进了各种谋反事件,连香火都断绝了。    除了留候和曲逆这样的有功社稷,能被历代天子记住的功臣,剩下的,一旦丢了自身爵位那就马上要变成路人甲乙丙丁了。    而太宗之后的功臣,则多数是第一代,第二代,只要自己不作死,就不虞有什么危险。    而且,这些人多数都有着自己的政治前途,自然也就不会抱团,以免为天子所疏远。    列侯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