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四章  (第4/4页)
口供。    石子听见碧玉微弱断续地说:“我不小心摔交,与人无尤。”    警察说:“女士,你不帮我们,我们无法帮你。”    石子走近,看到碧玉的脸肿如猪头,眼角嘴角都有缝针痕迹,那人心狠手辣,分明要置她于死地。    石子全身的血哗一声冲到脑袋,涨红了面孔,激愤莫名,她握紧拳头。    女警不得要领,见到石子,转向石子问话。    石子说出已有一个月没有见过孔碧玉“发生什么事?”    “孔女士‘摔交’受伤,欲赴医院疗伤,但支持不住,在公寓大厦电梯大堂昏厥,由司阍报警。”    石子不响,握紧碧玉的手。    “两位女士,最好是与警方合作。”    女警离去。    石子低声问:“谁,谁做的?”    碧玉闭上双目。    “说出来,不然还有下一次。”    “给我一支烟。”    “医院里不准吸烟。”    “那么酒,给我一口酒。”    “碧玉,到底是谁?”    碧玉不语。    “是那个人吗?”    “别乱讲,他人在日本名古屋。”    “碧玉,有独身女失踪,一年后头骨被人弃置在马路上,这个城市也有它的阴暗面,让我帮你。”    碧玉忽然微弱地笑了“你帮我,石子,你泥菩萨过江,如何帮我?”    石子怔住,忽然之间,多年委屈积聚到心头,她忍无可忍缓缓流下热泪,她伏在碧玉身边,哭出声来。    碧玉轻轻说:“我会好的,我没事,只是,生活越来越沉重,我都不想应付了。”    石子抹干泪水,仍想鼓励碧玉几句。    “回去吧,我过两日便可出院。”    “我知道是谁。”    “千万不要惹事。”    “碧玉,走出来,脱离他的魔掌。”    碧玉疲乏地牵牵嘴角“到何处去?福临门、大上海,抑或是麦当劳家乡鸡,还是与你一样,替人做保姆带小孩打理家务?”    “我们会出头的,碧玉,我们会出头的。”    “我疲倦了,石子。”    “我何尝不是,但是我不能功亏一贯。”    碧玉又笑“管它呢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”    “他会杀死你。”    “不会的,杀人偿命,他懂计算,还有谁的性命比我的贱。”    “碧玉,现在你气馁,醒了你会好的。”    她别转面孔,像是累到极点。    石子只得告辞。    女警在病房门口等她“孔女士可有说什么?”    石子摇头。    “你可猜到是什么人?”    “我亦不知。”    女警无奈,她已习惯这种困难。    石子离开医院,一看时间已到,只得直赴福临门开工。    就是那日,她叫开水烫到脚背,痛入心扉。    回家脱了袜子一看,只见一串水泡,破了,一个个血红的小洞,她敷了葯,忍痛入睡。    半夜醒来,只觉得自己似一个打地道希望出生天的囚徒,在黑暗地底挖掘,不知方向可走对,可会有一日通到地面见到光明。    地道长且窄,闷又热,她站不直,透不过气,就快支持不住了。    第二天一早醒来,掀开胶布视察伤口,信不信由你,鲜粉红的新rou已经填满疮疤,生命力竟这么强!石子惆怅,看情形那条地道会有机会凿穿,她在等待第一线金光自地道口射到她身上。    第二天再去看碧玉,刚巧碰到她出院。    一辆黑色麦塞底斯来接她,司机替她开车门,工人扶着她进车。    就在关车门该刹那,碧玉看到了石子,她示意感激,摆摆手,上车去。    脸上尚未拆线,像是打破了的瓷娃娃又用强力胶黏上,裂痕处处。    车子绝尘而去,石子在医院门口站了一会儿,也转头离开。    碧玉又回到以前的地方去,她也是。    在报上登了一段广告聘请保姆,前来应征的人相当多。    每位拨出时间来见工的人均获五十元车马费。    石子选出五名有可能性的候选人。    何四柱说:“我要走了,你负责约见吧。”    “什么?”    何四柱说:“你的眼光比我好。”    石子不得不把这责任背上身。    孩子们仍不习惯父亲来来去去,懊恼不已。    傍晚,石子接到一通电话,那边忽然问:“你是谁?我听到你的声音多次了。”    石子奇问:“我是何家保姆,阁下是哪一位?”    “我是孩子们的母亲。”    “啊是何太太。”    “不,我已不是何太太,你叫我曹小姐好了。”    “是,我这就去叫何小姐。”    “慢着,你是几时来上工的?”    “才个多月,曹小姐。”    对方见石子十分有礼,警戒之心也就减低“孩子们好吗?”    “还好。”    “叫写意来。”    石子马上去唤写意。    大小姐正在画水彩,马上放下画笔取饼电话与母亲说起来。    石子当然甚有感触,人人有不同命运,曹女士恁地好运,不但完全毋需理会三个孩子饮食起居,离婚之后仍能在前夫家作威作福,别忘了,她已另结新欢。    运程苦差些,拖着几个孩子,又离开了丈夫,那可是另一番光景。    石子叹口气,不用想那么多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    任何时间,电视新闻片上都有难民扶老搀幼离开家乡逃避战争寻找生机,石子每次看到遍野哀鸿,就认为目前生活仍算不错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